四海網

俄羅斯為什么和烏克蘭交惡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根本矛盾在哪里

2022-02-27 23:20:45來源:四海網綜合

  按理來說,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系,就像兩兄弟一般,而且,烏克蘭還有小俄羅斯之稱。但實際上,在蘇聯(lián)解體后,烏克蘭卻選擇和俄羅斯決裂,轉頭就倒向了北約陣營。是什么樣的原因才使得烏克蘭如此這般?

����17.jpg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聊一聊“烏克蘭大饑荒”。

  烏克蘭地處東歐平原,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適宜,是歐洲主要的糧食生產國,號稱歐洲糧倉。但就是這樣一個地區(qū),在蘇聯(lián)時代卻出現(xiàn)了大饑荒,有超過300萬烏克蘭人死于這一次大饑荒。

  烏克蘭大饑荒的產生,是天災,更是一場人禍。上個世紀30年代,時值斯大林主政蘇聯(lián)不久。為了完成工業(yè)化,斯大林在全國建立起了集體農莊,包括寒冷的西伯利亞。斯大林希望通過建立集體農莊,把更多的資源都投入到工業(yè)生產中來。

  這個時候,善于農業(yè)生產的烏克蘭人成為了斯大林第一個盯上的目標。斯大林希望動員烏克蘭的農民加入集體農莊,用最少的人去生產最多的糧食。但烏克蘭人自然是不愿意,壓根沒有人響應斯大林的號召。斯大林惱怒之下,采取了強制性的手段,對烏克蘭的農民進行階級劃分,一旦被劃入“富農”,將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的集體農莊當中。

  大饑荒事件,讓烏克蘭與蘇聯(lián)之間產生了裂縫,而蘇聯(lián)向來奉行的是大俄羅斯主義,這下子,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之間的梁子算是結下了。

  大饑荒事件之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件進一步加劇了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矛盾。

  大饑荒與核電站泄露事件是促使烏克蘭在蘇聯(lián)解體后投入西方陣營的重要導火索,但這還不是最本質的原因。

  蘇聯(lián)解體后,烏克蘭與俄羅斯其實都想加入北約陣營。北約對于烏克蘭加入是極度歡迎的,但對于俄羅斯卻不是那么一回事兒。雖然俄羅斯在葉利欽時代極度向北約靠攏,但俄羅斯畢竟是繼承了蘇聯(lián)70%以上遺產的國家,北約不放心俄羅斯,想要趁機一把掐死俄羅斯。

  在投入西方懷抱失敗后,俄羅斯這才想明白自己約與北約之間的關系已然是不死不休,無法調和,這才有了普京時代俄羅斯的強硬。

  俄羅斯加入西方陣營失敗后,處在雙方陣營夾縫中的烏克蘭就有點尷尬了。在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烏克蘭必須要做出選擇,俄羅斯還是北約,這是一個單選題,沒法多選,因為烏克蘭太弱小了,沒有玩平衡的資格。

  選俄羅斯還是選北約?

  烏克蘭權衡再三,最終還是選擇了北約。這一選擇,也為現(xiàn)在烏克蘭的混亂埋下了伏筆。烏克蘭滿心以為,選擇站隊北約陣營,美國就會極力幫助烏克蘭發(fā)展。為此,烏克蘭還主動銷毀了從蘇聯(lián)那里繼來的核武器,算是納了一張投名狀。

  但是,美國人壓根就沒有幫助烏克蘭的想法,因為取代葉利欽的俄羅斯領導人普京是一個狠角色。

  臥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一旦烏克蘭全面倒向北約,那美國的導彈就會布置在俄羅斯的眼皮子底下,那俄羅斯柔軟的腹地就*裸的暴露在美國人的火力范圍之內,幾乎不設防。而且,俄羅斯也會失去黑海的出?凇

  一向強硬的普京自然是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fā)生。普京擺出了魚死網破的態(tài)度:一旦北約膽敢插手烏克蘭,俄羅斯不惜一戰(zhàn),哪怕是引發(fā)核戰(zhàn)爭也在所不惜。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