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音樂起雞皮疙瘩,什么情況?
蔡健雅在音樂節(jié)目里說聽了非常好的歌手演唱后,雞皮疙瘩都起來了,后來其他嘉賓就知道能讓她起雞皮疙瘩的歌曲,就是她中意的。那么,音樂怎么會和雞皮疙瘩聯(lián)系起來了呢?
首先,雞皮疙瘩是怎么回事?
在我們的皮膚上,有小小的肌肉連接著毛囊,這些肌肉名叫“立毛肌”。當立毛肌收縮時,我們就會看到皮膚上毛發(fā)豎立、出現(xiàn)一個個雞皮疙瘩。
幾乎所有會長毛的哺乳動物都會起“雞皮疙瘩”。這一方面是為了抵御寒冷——豎起的毛發(fā)可以限制空氣流動,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個保溫層。而另一方面,動物們在面對威脅時也會豎立毛發(fā)。這時候,雞皮疙瘩產生的“炸毛”效果能讓動物的身形看上去更魁梧一些。
一只因為恐懼“炸毛”的貓咪,這在哺乳動物當中是普遍現(xiàn)象。
對我們人類來說,通過毛發(fā)御寒和讓自己顯得大的需求都已經(jīng)不復存在,不過這套系統(tǒng)依然留在我們的身體里。而且,它還和更豐富的情緒反應聯(lián)系了起來。讓一個人起雞皮疙瘩的原因可以非常多樣:有時是一張惡心的圖片,有時是愛人的輕撫,有時是震撼的自然景觀、藝術作品,有時甚至只需要一點腦內活動。與欣賞音樂有關的雞皮疙瘩被稱為“frisson”,我們可以稱其為“審美寒戰(zhàn)”。
無論誘因如何,每一種雞皮疙瘩都有相通的生理機制: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強烈喚醒。在這種狀態(tài)下,身體會發(fā)生許多變化,包括心率和呼吸加快,皮膚電反應增強,以及體溫和脈搏幅度下降。通過儀器檢測,研究者們可以準確地對雞皮疙瘩進行記錄。
在起雞皮疙瘩時,皮膚電(GSR)、體溫(Temp)、心率(Heart Rate)、血容積脈搏幅度(BVP Amp)以及呼吸(Respiration)指標都會出現(xiàn)劇烈的變化。這也為研究測量提供了方便。
皮膚上的“高潮”,腦子里的愉悅
在正經(jīng)的名字之外,“聽音樂聽到起雞皮疙瘩”還有個意外生動的說法——皮膚高潮(skin orgasm)。因為擔心產生誤解,“皮膚高潮”一詞未能獲得廣大研究者的青睞。
雖然不是真正的高潮,不過這確實是種十分愉悅的反應。實驗發(fā)現(xiàn),標志著雞皮疙瘩的生理指標變化會隨著被試對音樂愉悅度評分的上升而加劇,并在frisson現(xiàn)象出現(xiàn)時達到峰值。
這種愉悅不止停留在皮膚表面。當我們起著雞皮疙瘩享受音樂時,大腦里也是一派活躍的景象。2001年,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教授Zatorre的團隊完成了一項經(jīng)典研究。在研究中,被試各自選擇聆聽一首能讓自己產生frisson反應的曲子,同時接受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掃描(PET)。結果發(fā)現(xiàn),當皮膚電等生理指標表明frisson發(fā)生時,被試們的若干個腦區(qū)的局部血流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其中最為矚目的便是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的血流量增加。
腹側紋狀體這名字或許很陌生,它其實是大腦獎賞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里有一個叫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的結構,它幾乎與所有能讓我們愉快的體驗有關。無論是餐桌上的大快朵頤,還是臥室里的兩情相悅,都能促使伏隔核釋放多巴胺,令人無法自拔的毒品也與它有關。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加明確的,當frisson發(fā)生時,這里也釋放著愉悅的多巴胺。
多巴胺不但能讓我們享受當下,也能幫助大腦記住特定音樂片段帶來的愉悅體驗。因此,當同樣的片段再度響起,我們便開始期待那一瞬間的情感爆發(fā),這份期待又會進一步促進快感的產生。從這個角度看來,把frisson叫做“皮膚高潮”的確是再合適不過了。
“愉悅的寒戰(zhàn)”和音樂如何聯(lián)系起來?
為什么音樂會如此讓人愉悅,并且還和雞皮疙瘩聯(lián)系起來?目前科學家依然在尋找這背后具體的機制。
音樂既不是生存繁衍的必需品,也不是能直接作用于身體的化學藥品,但其引發(fā)快感的原理卻幾乎一模一樣。研究者推測,隨著人類大腦的復雜化,古老的、與生存相關的獎賞系統(tǒng)和那些負責高級認知活動的腦區(qū)之間產生了某種關聯(lián),從而使得雞皮疙瘩這樣低級的反射性反應竟然成為了音樂等美學體驗的一環(huán)。
以上推測很快得到了初步的驗證。2013年發(fā)表在《科學》(Science)雜志的文章發(fā)現(xiàn), 當人們在聽一些個人評價很高的音樂時,負責提供愉悅感的伏隔核與負責音樂感知的聽皮層產生了強烈的功能連接。
那么,大腦又為什么要對欣賞音樂進行“獎賞”?
一種理論認為,一些音樂片段之所以能夠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是因為它們能夠打破人們的預期。例如很多樂曲的高潮部分會出現(xiàn)全新的旋律或是和聲等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抑或是聲強猛然變大,而最震撼人心的往往是這些出人意料的部分。因此,這種觀點認為,音樂產生的快感其實是在鼓勵我們進行新穎聲音的探測和分辨,這對人類祖先的生存是有益的。
另外一種理論則為音樂賦予了更多社會功能。按照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樂器來看,音樂的誕生至少可以追溯到35000年前。當時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非常嚴酷,而音樂能讓人暫時忘卻生活的艱辛,獲得心靈上的片刻寧靜。一同演奏或是聆聽音樂的經(jīng)歷也會增強團體的凝聚力(想想大家在聽歌時不由自主地一起拍掌打節(jié)奏的場景)。音樂和文字一樣,不是單純的生物進化的產物,而是人類大腦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技術”。人們在利用音樂表達情感的同時,音樂也在影響人們感知世界的方式。
左圖:在德國發(fā)現(xiàn)的用動物骨骼制作的笛子,上下兩支分別有著35000年和20000的歷史;右圖:法國西南部洞穴中發(fā)現(xiàn)的壁畫,可能是最早的描繪樂器演奏場景的畫作。
不是人人都愛音樂
音樂帶來的愉悅寒戰(zhàn)十分普遍,但這感覺并不是人人都能體會,有些人甚至完全缺乏“音樂快感”。
根據(jù)2014年發(fā)表在《現(xiàn)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一篇論文統(tǒng)計,音樂快感缺乏的人大概占人群的2%。這些人能夠理智地分析出樂曲想表達的情感,卻無法產生共鳴;但在玩一個與音樂無關的賭博游戲時,他們和其他被試一樣,會因為輸贏而產生情緒起伏。按照文章作者的話說:“他們還是愛錢的,但就是不愛音樂。”
音樂快感的差異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譬如,音樂訓練能夠加強紋狀體與皮層之間的連接,相應的,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就比醫(yī)學生更容易產生frisson 。另外一些行為學研究則發(fā)現(xiàn)了人格與音樂快感之間關聯(lián)。其中,一種名為“經(jīng)驗開放性”(open to experience)的人格特質與frisson體驗最為相關。擁有這種人格特質的人,往往想象力豐富,樂意尋求新鮮體驗,并且愿意深入挖掘自身感受。經(jīng)驗開放性較強的人在聽音樂時不會右耳進左耳出,而是會調動多種認知功能沉浸其中,從而更容易產生愉悅的“審美寒戰(zhàn)”。
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對音樂快感是否敏感,可以嘗試填寫許多研究都曾使用過的“巴塞羅那音樂獎賞問卷”(鏈接:http://brainvitge.org/z_oldsite/bmrq.php)。問卷會對你從音樂中獲得獎賞的能力(也就是網(wǎng)頁最下方的music reward一欄)進行綜合打分。如果分數(shù)在60分以上,就說明你是非常容易受到音樂感染的愛樂人士;如果分數(shù)在40分以下,則說明你可能比大多數(shù)人更難享受音樂的快樂。
現(xiàn)在,這種體驗背后依然藏著不少謎團。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是大腦賦予人類的美妙獎賞。
雖然沒有因為音樂好聽起過雞皮疙瘩,但是好的音樂心神交會的愉悅不可用言語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