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人才缺口超30萬的原因是什么?勞動與報酬不成正比
中國芯片人才缺口超30萬的
原標題:中國芯片人才缺口超30萬:比做軟件辛苦工資還低
昨日,某招聘網站發(fā)布的《2019年芯片人才數據洞察》顯示,芯片行業(yè)的人才薪資低、缺口大。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行業(yè)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國內芯片行業(yè)由于投入產出比比較大、研發(fā)投入高企等因素,企業(yè)利潤有限,人才薪資不及其他行業(yè)。
數據
芯片人才平均月薪10420元
招聘網站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芯片行業(yè)人才平均招聘薪資為10420元,十年工作經驗的芯片人才平均招聘工資為19550元,僅為同等工作年限的軟件類人才薪資水平的一半。
數據顯示,芯片人才所學專業(yè)TOP5為電子信息工程(18.69%)、自動化(10.63%)、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9.02%)、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5.02%)和測控技術與儀器(4.97%)。以上5個專業(yè)主要涉及芯片設計層面。
一位于2018年拿到華為海思公司錄用通知書的員工對北青報記者表示,“我是博士畢業(yè),薪資是單獨談的,公司給我月薪在2萬元左右,加上年終獎,年薪可能在40萬元左右。”他說,“不過,本科生、碩士生就遠不及這個數字。”
有華為公司員工向北青報記者評價稱,內部不少員工認為海思的薪資在公司內部不算高,究其原因,“可能海思的產品不外售,不直接產生收益,而且研發(fā)投入很大。”
原因
成長速度慢限制薪資漲幅
“同樣是技術人員,做軟件工資高、出路好;做硬件就不行,不僅辛苦,工資還低。”芯片領域重點高校教授吳子豪感慨道。
成長速度慢、迭代周期長是限制芯片人才薪資漲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發(fā)工程師林濱表示,應屆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一般要經歷四五個芯片項目周期,每個周期半年到兩年,此后才能開始“獨當一面”。
一位集成電路投資人也認為,企業(yè)需要的優(yōu)秀人才是能夠直接上手的,而剛畢業(yè)的學生需要大量的培訓、長時間的沉淀,兩者相差甚遠。一位高校老師表示,企業(yè)不太愿意接收短期學生實踐,即使接收也會以涉密為由不給學生充分的鍛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