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70年登月在路上 回顧70年中國的八幕探月工程

2019-09-27 09:30:33來源:四海網綜合中國小康網

  第七幕:嫦娥玉兔,奔向月宮

  中國的歷法、傳說和文化無數次出現過月球的身影,但能去月球卻是一件極不容易的事情:它距離地球遠達38萬千米!月球背面更是神秘,由于地球引力潮汐鎖定的原因,它基本無法從地球上看到!

  但對于中國航天人而言,一定要把“嫦娥”和“玉兔”送到月宮去!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升空前往月球,將包括《半個月亮爬上來》在內的30首歌曲攜帶到中國人魂牽夢繞的月球。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發(fā)射,它挑戰(zhàn)了一系列全新技術,最后飛過距離地球150萬千米的日地拉格朗日二點,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從月球前往此點。在此工作一年之后,又飛掠圖塔蒂斯小行星,最近僅距小行星3.2千米,非常不可思議。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和玉兔一號著陸月球,成為37年內再次訪問月球的人類使者。

  2018年5月21日,鵲橋號出發(fā),成為人類唯一地球/月球背面通信中繼衛(wèi)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成功著陸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后續(xù),我國還將有嫦娥五號著陸采樣返回地球等多個任務,為中國人帶來真正的月壤成分。

  第八幕:新章伊始,華麗再續(xù)

  千言萬語,都無法總結出中國航天70年來的巨大變化。

  我們還有:尖兵系列,為國土保駕護航;實踐系列,驗證一系列航天尖端技術;墨子衛(wèi)星,洞察量子通訊的奧秘;張衡一號,揭開地震發(fā)生原理和影響的神秘機制;悟空衛(wèi)星,探測宇宙中最深不可測的暗物質粒子;慧眼望遠鏡,通過X射線洞察宇宙深處的神秘……。

  我們還將有:多個型號新型火箭、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宮空間站、巡天望遠鏡、火星探測、月球采樣返回、木星探測、愛因斯坦探針、太陽天文臺、引力波探測、重力場探測、系外行星搜尋、全球低軌通信衛(wèi)星網絡、小微衛(wèi)星和商業(yè)航天等一系列發(fā)展中的技術。

  不過,請別忘記,中國航天史上輝煌成就的背后,不僅有偉大的23位“兩彈一星”元勛,更有一個又一個堅持“兩彈一星”精神、平凡但偉大的航天人。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zhaoy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