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客機首飛失利 太空艙將不會抵達國際空間站
當?shù)貢r間12月20日,美國波音公司“星際客機”與火箭分離后沒有進入預(yù)定軌道,導(dǎo)致前往國際空間站的計劃失敗。
“星際客機”由波音公司與美國航天局商業(yè)載人計劃項目組共同開發(fā)。此次試飛是“星際客機”首次不載人試飛,原計劃于12月21日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美國知名太空及天文學新聞網(wǎng)站“太空網(wǎng)”11月20日消息,在“星際客機”升空大約90分鐘后,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表示,太空艙將不會抵達國際空間站,因為它在一些“異常狀況下”消耗了太多燃料。
報道稱,大約在發(fā)射15分鐘后,“星際客機”計劃完成一次時長40秒的“入軌點火”,改變其行進軌道,并與空間站會合。但這一階段并沒有按計劃進行。因為飛船未能及時收到指令,導(dǎo)致燃料過度消耗,飛船無法與國際空間站安全對接并返回地球。
不過,布里登斯廷強調(diào),NASA仍然認為這次飛行任務(wù)是有價值的,同時它也是實現(xiàn)商用飛行器將宇航員送上太空計劃積極的一步。
談到何時才能完成載人飛行,布里登斯廷說,“現(xiàn)在還不知道我們的宇航員是否能按計劃,在下一次試飛任務(wù)中登上飛船。”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太陽報》報道稱,第一批與“星際客機”簽約的三名宇航員(NASA的邁克·芬克與尼科爾曼,波音公司的克里斯·弗格森),當天都在控制中心觀看了發(fā)射。
“太空網(wǎng)”報道稱,接下來,波音和NASA計劃繼續(xù)讓“星際客機”在軌道上停留兩天左右,隨后降落在位于美國新墨西哥州白沙國家保護區(qū)的著陸場。在此期間,工程師們將著手收集更多資料來確定這次試飛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同時完成更多試飛測試。
自從2011年美國航天飛機退役以來,NASA一直依靠俄羅斯的聯(lián)盟號飛船進入太空軌道實驗室。為擺脫這一局面,NASA聘請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術(shù)公司SpaceX開發(fā)可重復(fù)使用的運載工具,希望能讓人類安全地往返空間站。
原標題:波音“星際客機”首飛失敗 未抵達空間站將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