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揭我國首次無人月球采樣返回任務
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再捎點“特產(chǎn)”
隨著嫦娥五號的成功發(fā)射,人們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嫦娥家族:與嫦娥家族中前幾位姐姐相比,嫦娥“五姑娘”有什么不同,她在大家族中又扮演著什么角色,發(fā)揮著什么作用?
“首先是‘外貌’即外觀造型不同。”據(j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設計師阮劍華介紹,與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相比,嫦娥五號探測器的技術(shù)跨度大、結(jié)構(gòu)也更為復雜,它是由軌道器、著陸器、上升器、返回器等四器組成。
這四器就像“糖葫蘆”一樣,每一個都是單獨的個體,放在一起還能組合,比如著陸器和上升器“抱”在一起,就組合成了“著上組合體”,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就成了“軌返組合體”。四器“串”在一起,則構(gòu)成了一個完整的探測器。
相應地,嫦娥“大姐”和“二姐”分別是一顆單獨的衛(wèi)星,“三姐”和“四姐”則是由著陸器和月球車“兩器”組成。
從這個角度來說,嫦娥“五姑娘”是嫦娥家族里結(jié)構(gòu)最為復雜的探測器。
嫦娥“五姑娘”承擔的使命、任務目標也比較特殊。與前幾位姐姐不一樣,“五姑娘”要實現(xiàn)我國首次在地外天體無人采樣返回,開展月球樣品地面分析研究。
阮劍華介紹,探月工程從立項之初,就設計了“繞”“落”“回”三步走戰(zhàn)略,這意味著嫦娥家族眾姐妹將擁有不同的命運和歸宿——
2007年10月24日,我國成功發(fā)射嫦娥一號衛(wèi)星,2009年3月1日,嫦娥“大姑娘”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為探月工程一期——“繞月探測”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號衛(wèi)星與圖塔蒂斯小行星由遠及近“擦肩而過”,首次實現(xiàn)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躍探測。
嫦娥“二姑娘”,也因此成了我國第一個行星際探測器。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探測器著陸月面,次日,著陸器和巡視器互拍成像,嫦娥三號任務圓滿成功,實現(xiàn)了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軟著陸和巡視探測。
從此,嫦娥“三姑娘”永久留在了月面,常駐“廣寒宮”,和玉兔號月球車一起,遙望地球家園。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背面,成為人類歷史上首個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探測的航天器,至今狀態(tài)良好,未來,嫦娥“四姑娘”還將和玉兔二號月球車一起,繼續(xù)月球背面的探索之旅。
嫦娥家族此前的幾位“姐姐”,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誰也不能再次回到“娘家”,要么留在月球,要么去了更遠的深空。相比之下,嫦娥“五姑娘”就幸福多了:她從“月宮”瀟灑走一回后,還能捎點“特產(chǎn)”——月壤,再次回到地球母親的懷抱。
如今嫦娥五號探測器已成功發(fā)射,一路高歌奔向月球,接下來采樣返回的旅程更加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