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專家稱核廢水恐損害人類DNA 核廢水排海會對人類有何影響

2021-04-13 14:10:55來源:四海網綜合

  據日本NHK報道,日本政府4月13日早上召開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向海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huán)境有害的核污水。4月12日,國際環(huán)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通過郵件回復封面新聞采訪,對于日本政府內閣即將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超過123萬噸核輻射廢水排入太平洋海域的決定,表示強烈譴責。

����ˮ6.png

  去污技術有限,放射性物質將損害人類DNA

  綠色和平日本辦公室資深核電專家肖恩·伯尼(Shaun Burnie)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日本決定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福島當地的漁業(yè)首當其沖會受到最大影響。與此同時,放射性物質將通過洋流擴散。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福島海域輻射超標的魚類一再被捕獲,對此,肖恩·伯尼表示,“情況令人擔憂”。而作為日本鄰國,中國海域將會受到怎樣的影響?肖恩·伯尼分析稱,盡管與日本沿海相比,未來中國東海上來自福島的放射性物質水平不會很顯著,“但沒有理由讓其污染任何海洋環(huán)境。”

  盡管按照東京電力公司的說法,這些即將排入大海的“水”應該叫做“處理水”,經過了處理,降低了放射性水平。但肖恩·伯尼告訴封面新聞,日本東京電力公司的多核素去除設施水處理技術(ALPA)不能去除放射性氚(超重水)或碳14(C-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Sr-90)、碘129(I-129)和鈷16(Co-16),而這些都有可能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DNA造成損害。“接受這些放射性同位素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攝入受到污染的海洋食品”,肖恩·伯尼解釋道,“這些物質會在海洋食物鏈中長期積累,時間甚至超過千年以上,并且有可能已經通過食物鏈回到陸地上的人類社區(qū),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

  肖恩·伯尼進一步指出,當人群暴露在核輻射中,集體輻射劑量能夠產生相應的健康影響,而碳14(C-14)的半衰期長達5730年,會成為人類集體輻射劑量的主要元素。“它會融入到蛋白質,核酸,特別是DNA等細胞組成當中,由此造成的DNA損傷可能導致細胞死亡或潛在的遺傳突變”。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