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

春節(jié)給壓歲錢的傳說

2022-01-29 14:41:18來源:四海網綜合頭條

  1、過年的壓歲錢有一個演變的過程。古時壓歲錢其實是“壓祟錢”,就是驅鬼避邪的意思。在古代的鄭州地區(qū),壓歲錢還被稱為“押歲錢”、“壓勝錢”等,意思是相同的,只是叫法不同而已。翻閱有關史料,壓歲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朝。那時,中原地區(qū)流行的壓歲錢是圓形圓孔或圓形方孔的銅錢,正面是吉祥的文字,寫著比如“長命富貴”、“吉祥如意”之類的話,銅錢的背面是祥瑞的圖案,比如龍鳳龜麟、北斗七星和十二生肖等。

  2、在古代錢幣中,這種鑄有吉祥文字和圖案的銅錢,被稱為“花錢”。唐朝時,人們把立春這天定為正月初一,這天,皇宮里的人互相拜賀。當時,皇宮里還盛行春節(jié)散錢的習俗,就和發(fā)放壓歲錢的性質差不多。只是,那時的鄭州民間還沒有春節(jié)拜年的習俗。宋朝和元朝時期,正月初一被定為春節(jié),鄭州地區(qū)就盛行起了春節(jié)散錢的習俗,并逐漸演變成了長者給晚輩發(fā)放壓歲錢的慣例。

  3、史籍中記載,過年時,人們“以彩繩串錢,編作龍形,置于床腳,謂之壓歲錢。尊長者賜小兒錢,亦謂之壓歲錢”。到了明清時期,長輩總是把壓歲錢用紅繩穿起來給晚輩。民國時期,方孔圓形的“花錢”基本上取消了,過年時,長輩用紅紙包上一些銅錢作為壓歲錢給晚輩。后來,貨幣改為紙幣,連號的新紙幣就成了壓歲錢,蘊涵著長者對晚輩“好運連連,喜事連連”的美好希望,這種習俗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htnew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文圖內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壓歲錢
相關信息

國際專物館日丨顏值呆萌、工藝順地,那些文物有多酷?

國際專物館日丨顏值呆萌、工藝順地,那些文物有多酷?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 又是一年國際博物館日,與文物有關的各式展覽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近些年來,很多文博機構的科普方式越來越有趣,讓原本顯得有些…

潘周聃成“冷!保菬o聊借是新潮?

潘周聃成“冷!,是無聊借是新潮?
中新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袁秀月)“潘周聃,29歲,碩士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大學!睍r隔兩年,《最強大腦第七季》中的一個節(jié)目片段最近意外在網上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