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

玉如意是干什么用的

2022-02-13 13:04:29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頭條

  1、如意的形狀像長柄鉤,鉤頭扁如貝葉。明、清兩代,取如意之名,表示吉祥如意,幸福來臨,是供玩賞的吉利器物。

  2、“如意”一詞出于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制作。講僧持之記文于上,以備遺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我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癢癢撓),又有記事于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

  3、如意是何時從印度傳到我國的,無據(jù)可考!稌x書·王敦傳》記載:孫權(quán)曾得如意柄,“每酒后,輒味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碧迫硕纬墒健队详栯s俎》中有段故事:“梵僧不空,得總持門,能役百神,玄宗敬之。又與羅公遠(yuǎn)同在便殿,羅時反手搔背,不空曰:‘借尊師如意!钌匣ㄊ摶旒じ@至其前,羅再三取之不得。上欲取之,不空曰:‘三郎勿起,此影耳!蚺e手示羅如意。”唐代詩人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中有:“向壁懸如意,當(dāng)簾閱角巾”之句。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是用來搔癢的。

  4、古代作為工藝美術(shù)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亦有但少見。康熙年間,如意成為皇宮里皇上、后妃之玩物,寶座旁、寢殿中均擺有如意,以示吉祥、順心。如意的品類有琺瑯如意、木嵌鑲?cè)缫、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民國時代,如意成為貴重禮品,富有之家相互饋贈,祝愿稱心如意。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htnew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站收錄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xué)習(xí),文圖內(nèi)容如存在錯誤或侵害您的權(quán)益,請與我們聯(lián)系,本站承諾2小時內(nèi)完成處置反饋工作。Tags:什么用
相關(guān)信息

國際專物館日丨顏值呆萌、工藝順地,那些文物有多酷?

國際專物館日丨顏值呆萌、工藝順地,那些文物有多酷?
中新網(wǎng)北京5月18日電 又是一年國際博物館日,與文物有關(guān)的各式展覽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近些年來,很多文博機(jī)構(gòu)的科普方式越來越有趣,讓原本顯得有些…

潘周聃成“冷!保菬o聊借是新潮?

潘周聃成“冷!,是無聊借是新潮?
中新網(wǎng)北京5月18日電(記者袁秀月)“潘周聃,29歲,碩士畢業(yè)于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大學(xué)!睍r隔兩年,《最強(qiáng)大腦第七季》中的一個節(jié)目片段最近意外在網(wǎng)上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