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的正宗創(chuàng)始人是誰?詠春拳是誰創(chuàng)立的?
能得華公之技者,有吳仲素、何漢侶、雷汝濟、葉問及其子陳汝錦。但能將詠春拳術一派推廣者,首推葉問。葉問本為佛山名門望族之子,因年幼體弱,七歲便投入陳華順公門下學習詠春拳術,而華公以其聰穎過人,勤奮好學,故經(jīng)常親自教授,而吳仲素則從旁協(xié)助,常與葉問過招,將詠春拳奧妙逐一指點,葉問因而武技大進?上A公染病不起,彌留之際,囑咐吳仲素繼續(xù)教導葉問及其子汝錦。葉問隨吳仲素苦練三年,比前更大有進步,時年不過十五。翌年,葉問奉其父命來港就讀于圣士提反學校,在此其間,得同學介紹,認識梁贊先生之子梁碧,并隨梁碧修練詠春拳術,盡得其學,且技更大進,而性情亦變?yōu)橹t厚和藹。三年后,葉問返回佛山,廣識佛山拳豪,更有義助溫大牛比武事件,轟動佛山。于光復后,他投身軍政界,如破沙糖之政績甚佳,以在公正路三品樓勇擒劇盜羅灶為人樂道。直至佛山變色后,葉問便離開佛山,避居香江,約為一九四九年。此時葉問初到香港,生活未能安定,幸得友人李民幸介紹,在九龍深水大南街港九飯店職工總會教授詠春拳,也開始了葉問授拳的生涯。當時門下弟子有梁相、駱耀、徐尚田、招允、盧文錦等人,后而在海壇街、利達街、李鄭屋、大道東大王廟、青山道興業(yè)大廈等多處地方授徒,廿年來,葉問對詠春之改善及推廣,使詠春一派能在香港、臺灣及世界各地得以發(fā)揚光大,聲名大噪。
以上諸種說法雖然都是各有所本,且盡皆言之鑿鑿。各自以為真實可信,但都不能盡善盡美、無懈可擊、可作權威立論。若從時間、地點、人物、歷史背景等各方面作仔細推敲,則上述諸說,均讓人有可覺疑惑之處。有些言之過簡,難以辯真?zhèn)巍H缫粔m庵主,說者就只有這么一句話,“詠春拳乃嵩山少林寺弟子一塵庵主所傳”,連性別都沒有講清。“嵩山少林弟子”則似乎出身于嵩山少林寺應是個女尼。再者,一塵庵主若果真是一個女尼,而五枚師太也是一個女尼,兩者是否就是同一個人物,也頗有思考余地?上Р牧先狈,無以考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