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民國時期的一條“小黃魚”值多少錢?為什么把金條叫小黃魚

2019-01-09 08:44:12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黃魚”在民國時期,是對固定重量的金子的一種俗稱。在電視劇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人會把各種家產(chǎn)換成金條,方便攜帶,那么金條為什么要叫小黃魚呢?一根金條值多少錢呢?

8.jpg

  為了計量和攜帶的方便,人們把金子按照一兩、二兩、三兩、五兩、十兩等不同的重量鑄造而成。其中一兩的叫“小黃魚”,十兩的叫“大黃魚”。民國時期采用的是舊制,一斤為16兩,即所謂的“半斤八兩”。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