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鼠疫病人無傳染風險 患者發(fā)病前未接觸類似病人

2019-11-15 14:07:33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昨日,兩位外地患者被確認鼠疫的信息引發(fā)關注。北京市疾控中心剛剛發(fā)布科普文章,介紹鼠疫傳播與預防的相關知識,其介紹,北京不屬于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病人無傳染風險,患者發(fā)病前未接觸類似病人。

timg (3).jpg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通常在嚙齒動物之間流行,偶爾能引起人間流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guī)定的甲類傳染病。

  鼠疫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傳染性強、傳播迅速。特別是敗血性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療,病死率為30%-100%。鼠疫潛伏期較短,一般為1-6天,但個別病例可達8-9天。

  鼠疫的傳染源為感染動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動物常見有嚙齒類動物和野生食肉動物,如灰旱獺、紅旱獺、喜馬拉雅旱獺和長尾黃鼠等。

  傳播途徑包括蚤叮咬與人傳人。蚤叮咬的傳播方式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剝?nèi)∪疽吆但H皮或剝食其它染疫動物,此類傳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敗血型鼠疫。人-人傳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觸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經(jīng)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種方式感染的主要為肺鼠疫。

  人對鼠疫普遍易感。疫區(qū)從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獵殺、剝食旱獺的獵人、牧民接觸染疫動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