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第1號預警發(fā)布 主要是針對哪些事情進行預警
近日教育部第1號預警發(fā)布。預警內容是什么?主要是針對哪些事情進行預警?一起來看看最新情況!
教育部第1號預警
2月17日,教育部網站發(fā)布《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關于謹防有人利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名義進行網上收費詐騙的預警(2020年第1號預警)》,建議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有序開展線上學習的同時,對借此名義收取相關費用的行為,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旦發(fā)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和老師反映,并保存好相關、及時報警。
以下為教育部第1號預警原文:
全國治理教育亂收費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關于謹防有人利用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學名義進行網上收費詐騙的預警(2020年第1號預警)
寒假以來,為切實做好教育系統(tǒng)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教育部門、學校相繼延期開學并因地制宜積極組織開展線上教學。近期,據一些中小學生家長反映,有人通過班級微信群、QQ群等媒介假冒學校教師或班主任身份,以延期開學和組織開展線上教學為由發(fā)布詐騙信息,要求學生家長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網上支付方式繳納各項費用,致使部分家長上當受騙。
在此,我們提醒,延期開學期間,教育部整合國家、有關省份和學校優(yōu)質教學資源,開通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和中國教育臺電視空中課堂及部分省份網絡學習平臺,并提供有關教材電子版、“人教點讀”數字教學資源庫等學習資源,均為免費提供。建議廣大中小學生和家長,在積極做好疫情防控、有序開展線上學習的同時,對借此名義收取相關費用的行為,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以免上當受騙,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一旦發(fā)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向學校和老師反映,并保存好相關、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