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雷鋒好榜樣小學生手抄報 學雷鋒日手抄報內(nèi)容大全
"學習雷鋒,好榜樣,忠于革命忠于黨……"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學習雷鋒好榜樣的小學生手抄報素材,希望能給你幫助。
學習雷鋒好榜樣小學生手抄報
學雷鋒日手抄報內(nèi)容
崔向華
雷鋒,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60年代親手樹立起來的典型。雷鋒,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普通一兵;雷鋒精神,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yè)崇高美德的劃時代標志。當年,華夏大地響徹著"學習雷鋒好榜樣"的歌曲奉獻人生,這是與毛澤東主席親筆為雷鋒題詞弘揚革命正氣有關。
國防部命名“雷鋒班”
雷鋒是湖南長沙人,出身窮苦。父母兄弟受舊社會迫害相繼慘死,他七歲就成了孤兒,在窮親戚的幫助照顧下生活。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yè)后,在鄉(xiāng)人民政府和長沙縣委當通信員和公務員,被評為工作模范,1957年加入共青團。以后他參加治溈工程、團山湖農(nóng)場和鞍鋼建設,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和先進生產(chǎn)者。1960年他參軍入伍后,勤奮好學,好事做了一大筐。被沈陽軍區(qū)黨委授予"模范共青團員"的稱號。各新聞媒體也紛紛發(fā)表文章宣傳雷鋒的事跡。新華社發(fā)稿的題目是《苦孩子成長為優(yōu)秀戰(zhàn)士》刊登在《人民日報》上;《解放軍報》的文章題為《茁壯的新苗》;《中國青年報》的題目是《苦孩子--好戰(zhàn)士》;《遼寧日報》的標題是《紅色的戰(zhàn)士》。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后,《遼寧日報》又刊出了長篇通訊《永生的戰(zhàn)士》,并選登了一些雷鋒日記,發(fā)表了一些雜文,影響很大。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
毛澤東親筆題詞學雷鋒
1963年2月7日,《人民日報》刊登長篇通訊《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雷鋒》,同時發(fā)表了評論員文章《偉大的普通一兵》,還發(fā)表了大半版的雷鋒日記摘抄。正是在這種濃烈的學習氣氛中,作為面向廣大青年、以思想教育為主要特點的共青團中央的機關刊物《中國青年》雜志準備出版一期學雷鋒專緝,特為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請他為學雷鋒題詞。
當時編輯部的同志是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期盼著:百忙之中的毛主席會不會看到他們的普通信函?早在1948年,一向關心《中國青年》雜志的毛澤東,就曾為當時復刊的第一期《中國青年》寫下"軍隊向前進,生產(chǎn)長一寸,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的題詞。編輯部的同志又打電話兩次詢問過毛澤東的秘書林克,得知毛澤東已經(jīng)答應為他們題詞了,大家歡欣鼓舞。
據(jù)毛澤東的秘書林克回憶,當他轉(zhuǎn)告毛澤東說編輯部請求在2月25日前寫好,以趕上《中國青年》雜志3月1日出版時,毛澤東讓林克先擬幾個題詞供他參考。2月22日這一天,當林克走進毛澤東的房間,看到毛澤東已經(jīng)書寫好"向雷鋒同志學習"七個瀟灑飄逸的行草字。林克為他擬的十來個題詞都沒用。毛澤東問林克:"你看行嗎?"林克爽朗地回答:"寫得很好,而且非常概括。"毛澤東好像要解釋為什么沒有采用他擬的題詞時說:"是嘛,學雷鋒不是學他哪一兩件先進事跡,也不只是學他的某一方面的優(yōu)點,而是要學他的好思想、好作風、好品德;學習他長期一貫地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當然,學雷鋒要實事求是,扎扎實實,講求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不但普通干部、群眾學雷鋒,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才能形成好風氣。"
林克說,毛澤東的這番話不僅指出了學雷鋒的方法,而且指明了雷鋒身上最本質(zhì)的東西;特別是指出了學雷鋒的方向。林克還說,毛澤東在題詞之前,就閱讀了報紙上有關雷鋒的報道,了解雷鋒的事跡,他曾對當時的軍委秘書長羅瑞卿說過"雷鋒值得學習。"
1963年3月2日,毛澤東"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親筆題詞,刊登在《中國青年》第5-6期合刊上。3月5日,全國報紙都刊登了毛澤東的題詞手跡。從此,1963年3月5日,被作為毛澤東發(fā)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偉大號召的日期,鐫刻在史書上。第二天,《解放軍報》又刊登了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同志的手跡!吨袊嗄陥蟆冯S即轉(zhuǎn)載。以后,陳云、葉劍英等同志也為雷鋒題了詞。由于老一代革命家的積極倡導,學習雷鋒的活動很快從軍隊向全國各行各業(yè)發(fā)展,迅速興起了一個全國范圍的學雷鋒熱潮。
1965年8月30日,中南海畫冊編輯委員會編輯西苑出版社出版毛澤東"學習白求恩,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的手跡。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從不同角度指明了學習雷鋒的方向,概括了雷鋒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闡明了學習雷鋒的重大意義。
毛澤東于建國后觀看的第一部話劇,就是《雷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