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寫詞的宋朝女子(3)

蘇軾曾有一首《虞美人》的詞,我覺得特別適合于春娘當時的環(huán)境和心情,貼上共享:
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后。日長簾幕望黃昏。及至黃昏時候、轉銷魂。
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
八十八。芭蕉生暮寒——耿玉真
南唐天空最后一抹霞光,如細薄輕柔的紅紗飄渺在薄媚的黃昏里。它顯得格外的艷麗迷人,驚心動魄。
山河,若隱若現(xiàn)。不可避免的黑夜,即將來臨。
李煜十五載的金陵一夢,在繁花似錦的歷史園圃中,儼然化成了一株絕世曇花,短暫而凄惻。說什么榮華富貴,錦衣玉食,到頭來也都只是昨日飄過的云煙。
作為南唐遺臣的盧絳,眼睜睜地看著主子屈身降宋,也無能為力。歷史從來就是這樣,順我者昌。既然大勢已去,他只有空懷一顆悲憤之心,對宋太祖俯首稱臣。
盧絳,字晉卿,江西人,號錦文。北宋名儒吳處厚,在其《青箱雜記。卷二》中記敘了這么一件事:
盧絳歸宋之后,有一天入朝參拜太祖,遇見了侍御史龔穎。龔穎曾經(jīng)也是南唐舊臣,只不過他比盧絳要先一步歸宋。就在此時,只見龔穎忽從袖中抽出鐵板,抓住盧絳便一陣痛打。宋太祖很詫異,問其緣故。龔穎一邊俯首請罪,一邊解釋原由。說他的叔父龔慎儀,曾在南唐做官的時候被盧絳無辜所殺。并痛訴道:“此人不但心狠手辣,還具有狼子野心。還請皇上能深明大義,為臣做主。這樣即可為國除害,也能替我叔父報仇伸冤。”宋太祖聽了大怒道:“如此不義之人,留他何用?來人,拖出去斬了。”盧絳不僅一人被斬,而且還是株連九族。
在《德育故事》“義篇”一節(jié)中,也可以讀到這樣的故事。
據(jù)《南唐書。卷十四》里記載,盧絳臨刑前,曾大呼曰:“陛下不記以鐵券誓書招臣乎!”這是他臨死之前,高聲呼喊:“皇上啊,難道你忘了賜給我鐵劵丹書,可免我一死之事嗎?”原來當初宋太祖為了勸盧絳歸降,曾親自許諾只要他肯降宋,定賜予盧絳鐵卷丹書。
鐵劵丹書,民間俗稱“免死金牌”。那是古代帝王賜給功臣或重臣的一種世代享受優(yōu)遇或免罪的憑證。如《水滸傳》中的小旋風柴進,就持有鐵劵丹書。
費了些許口水來介紹相關的歷史事件,也是為了引出盧絳和那個名叫耿玉真女子的傳說故事。
有一次,盧絳生了一場大病,夢見了一位穿白衣的美麗女子。女子對他說:“你的病吶其實并無大恙,只需多吃點甘蔗就可治愈。”接著,白衣女子替他斟上酒,勸道:“初次相逢相識,愿與君一飲痛快。”三杯入肚,白衣女子作了一首《菩薩蠻》的詞,凄然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