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藥免稅后為什么仍高于國外 專利制度存在哪些問題
四海網(wǎng):《我不是藥神》熱映,一種名為格列衛(wèi)的藥被稱為“神藥”,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對社會造成了非常多歲的反響,但是進口藥免稅之后為何仍高于國外?一起來具體看看。
“我吃了三年的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患者這句無奈心酸的話,讓許多人潸然淚下。而眾所周知的進口專利藥與印度仿制藥懸殊的價格落差,也讓人震驚。
熱議中,中國該不該效仿印度,對進口高價藥進行“專利強制許可”,是爭論最多的話題。
萬不得已才用強制許可“核武器”
格列衛(wèi)是治療慢粒性白血病的救命藥。但救命藥卻賣出天價令人無法接受。
為什么格列衛(wèi)這么貴?知乎上有一句經(jīng)典回答:“之所以昂貴到要賣幾萬元,那是因為你能買到的已經(jīng)是第二顆藥了,第一顆藥的價格是數(shù)十億美金。”
原研藥研發(fā)周期漫長,投入巨大,風險極高。在專利保護期內(nèi),為了盡可能地收回成本并賺取足夠的利潤,在哪個國家賣都不會便宜。以格列衛(wèi)為例,從發(fā)現(xiàn)靶點到2001年獲批上市,整整耗費五十年,投資超過50億美元。
這時,也許又有人會說,“如果我國也像印度一樣,進行專利強制許可,在無需專利權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藥品仿制,藥價就不會這么貴了。”
“這樣的理解是錯誤的。”南京理工大學吳廣海教授解釋說,1993年,我國在加入WTO之前,對專利法進行了修訂,以滿足《TRIPS協(xié)定》《巴黎公約》的有關條款。其中,刪除了對藥品不授予專利的規(guī)定。
而印度1995年加入WTO時也修訂了專利法,但是對1995年之前的藥品專利不予保護,而且印度還充分利用了發(fā)展中國家的10年過渡期,仿制藥生存空間大增。同時,印度還會行使“專利強制許可”特權,生產(chǎn)仍在專利保護期內(nèi)的原研藥。比如,印度專利局向Natco公司簽發(fā)“強制許可”,以生產(chǎn)德國拜耳公司的肝癌藥物“多吉美”的仿制藥,其理由是“拜耳藥物太貴,普通民眾消費不起”。
“藥品強制仿制(強仿)制度中國也有,但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啟動。”據(jù)吳廣海介紹,我國專利法對于“專利的強制許可”有專門規(guī)定,涉及第48—58條。針對藥品,只有在“未實施”“反壟斷”“緊急狀態(tài)”“公共利益”這四種狀態(tài)下,才能考慮是否啟動專利強制許可。
吳廣海說,“專利強制許可就像核武器,威懾作用大,但負面作用更大,不到萬不得已不會使用。”而一些國家因為買不起專利藥而無法保證國民基本醫(yī)療和國家安全時才會啟動,比如泰國、南非在艾滋病疫情暴發(fā)時也曾啟用過。
相關推薦
國家移民管理局4月26日通報,決定自今年5月1日起,在全國實行辦理護照等出入境證件“只跑一次”制度,確保申請人到出入境接待窗口一次即可完成申辦護照等出入境證件的全部手續(xù)。
公租房是一項社會福利性政策,是由政府或公共機關,以低于市場的租價向社會低收入群體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租房對于很多暫時有住房困難的人來說福利性保障。那2018衡陽公租房申請條件及管理制度是什么?
職稱制度迎30年首次變革,涉29個系列7300多萬技術人才,職稱制度大刀闊斧改革終于使得那些具有真材實料的人不會被一些證書或者論文卡殼,這樣的改革大快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