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生活百科

人類顏值是馴化而成 即便美顏也要有自身個性特色

2019-12-10 15:49:56來源:四海網綜合

��ױ.jpg

  原標題:人類顏值是長期馴化而成

  科普之家

  自然演化早就提醒人們,即便是自我美顏,也需要有個性特色。

  每到求職季,不少人都會在簡歷上精雕細琢,尤其是照片,或美顏或PS或是到專業(yè)影樓拍“最美證件照”。但據最近媒體對應屆生和一些人力資源從業(yè)者的采訪,PS過度帶來的千人一面、人照不符等問題可能會帶來副作用,影響面試官對應聘者的初始印象,認為有造假嫌疑。

  對求職照片進行美顏,就像精心打扮去相親一樣,其初衷可以理解,但美顏過頭或成千人一面,則必然物極必反?梢越梃b的做法是,即便美顏,也要有自身特色。人在演化中對自身容貌的美化,就昭示了這點。

  人今天呈現出扁平、和善的樣貌,五官也較為勻稱,是經歷了千萬年漫長自我馴化的過程,且這個過程優(yōu)于和早于人類對狗、貓等動物的馴化。這也說明,人類很早就意識到了顏值的重要性,也開始了對自身顏值的馴化。

  人對自身顏值的馴化,既包括作為人類整體演化過程中的基因突變和遺傳,也包括個體在后天生活中對自己顏值的修正和美化。就基因角度而言,研究發(fā)現,與現代人關系最近的兩個種群——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相比,現代人控制面部發(fā)育的DNA發(fā)生了變化。

  從面部較丑的威廉姆斯綜合征患者那獲得的有關基因BAZ1B表明,該基因可以調控神經嵴細胞的轉移。把現代人類中包含BAZ1B基因的DNA序列與古人類中相同區(qū)域的DNA序列進行對比,發(fā)現在兩者中這一基因表達的確存在差異,F代人神經嵴的活動受到輕微影響,而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神經嵴卻未受影響。

  最終結果是,現代人的面部特征更加弱化了,也即像動物那樣的猙獰相貌減少了,并且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更加社會化、更溫和,人們的面容也變得更加和善、精致和細膩。

  然而,如果用這一基因來自我馴化所有人,就會像今天的美顏修飾軟件和最美證件照一樣,會顯得千人一面。于是,演化對于人的顏面美化嵌入了另一種機制,讓人的顏面參差多態(tài)。也就是,不只讓BAZ1B基因發(fā)揮改善顏值的作用,而是依賴更多的基因參與顏面的美化,使得千人千面、各具特色。

  現在科學研究發(fā)現,決定人顏值的基因除了BAZ1B外,至少還有5個基因,分別與9個面部特征有關,決定著一個人的相貌。如瞇瞇眼就與眶骨有關,是因眶距較小造成。也就是說,自然演化早就提醒人們,即便是自我美顏,也需要有個性特色,才會避免與個人的真實相貌不符,也避免千人一面。

  此外,對顏值的自我馴化也涉及后天的生活和個人努力。林肯曾說,一個人40歲以前的臉是父母決定的,但40歲以后就該由自己決定了。這是容貌自我馴化的概括總結。如果腹有詩書、腦有智慧,再加上人生閱歷,就可以打造出一個人既體現于面容但又超出容貌的“有深度的顏值”。一些人即便不是一眼美女,但其自信、微笑、和善及眼神中的成熟和睿智,也會給人留下良好印象。

  盡管后天在個人生活中馴化自己的顏值需要較長時間,但如果任何時候都不忘記這種自我馴化,積累到一定程度,最好的美顏就會從骨子里延伸到面容上。這或許是面容自我馴化的必由之路。

  至于求職時的美顏,一般背景簡單、自然清新和端莊大方就足矣。更何況,個人專業(yè)技能和與崗位的匹配度才是單位最看重的。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yanfa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生活百科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