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13個自閉癥日走進自閉癥群體 這些自閉癥兒童的行為需要被理解
◆李韻醫(yī)生在門診看診
他們渴望被接納、被尊重,他們期盼融入,可是他們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說話,不知道如何與周圍的人打成一片。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自閉癥兒童。2020年4月2日,第13個世界自閉癥日,今年的主題是“格外關心格外關注—推動建立孤獨癥家庭救助機制。”讓我們走進自閉癥群體,了解他們、接納和支持他們。
兩歲左右有“異常”父母一定要重視
臨床上,醫(yī)生們普遍認為:早期診斷、早期干預可以改善自閉癥患者的預后,因此自閉癥治療一般認為年齡越小效果越好。所以在嬰幼兒期,如果家長能及早發(fā)現嬰兒的一些異常表現,對于早期干預有著積極的意義。
2歲的男孩小軒(化名)在嬰兒期,家人就發(fā)現他很少與人有目光上的接觸。每當父母抱他起來時,他并不像正常的嬰兒那樣伸出雙手,表現出期待別人抱的姿勢。剛開始父母也沒太在意,因為媽媽覺得,孩子想喝奶時,面對自己還是會有一些小交流。直到發(fā)現孩子在游樂場游玩,只要有陌生的小朋友靠近,他就會馬上走開,拒絕和旁人交流。到了學講話的年齡,也不會像其他正常嬰兒那樣咿呀學語,父母這才發(fā)現問題的嚴重性,急忙來到仙岳醫(yī)院就診。
“兒童自閉癥一般在孩子2歲左右就能表現出來,核心癥狀是社會交往障礙、興趣狹窄、行為刻板重復。當孩子有這種癥狀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帶孩子到醫(yī)院就診。”廈門市仙岳醫(yī)院兒童青少年門診主任李韻表示,近兩年,自閉癥就診情況有個明顯的變化是低齡化患者增多。如果家長能夠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預后效果更理想,智能水平發(fā)育也更好。目前1-4歲的孩子,我們會建議家長采用早期干預模式,通過日;顒哟龠M孩子的參與、學習和溝通能力。
李韻醫(yī)生表示,當孩子被診斷為自閉癥以后,父母往往會有很多自責的情緒,總懷疑是自己在對孩子的教養(yǎng)方式上犯了什么錯誤,比如把孩子交給長輩撫養(yǎng),長輩性格又很內向;或者是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玩等。但事實上,自癥閉是一種大腦廣泛發(fā)育障礙,是先天性疾病,可能是一種基因突變導致的后果。作為醫(yī)生,除了治療患者外,更多的是幫助家長學習如何去理解、接納孩子。因為自閉癥孩子總會有一些狹隘或固定的興趣和重復刻板行為,不同的孩子所表現的具體行為不盡相同。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一些刻板重復行為很“抓狂”。
世界第13個自閉癥日走進自閉癥群體 這些自閉癥兒童的行為需要被理解

羅永浩刮胡子 秒變精神小伙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自閉癥日?自閉癥癥狀表現有哪些?

世界羽聯凍結世界排名 避免疫情破壞排名

導演佐佐部清去世 佐佐部清因為什么去世

馬來西亞防疫指南性別歧視遭斥責 建議婦女學哆啦A夢討好丈夫

微軟三屏折疊手機專利曝 光 鉸鏈暗藏第三個屏幕

斯洛伐克球隊因疫情破產 2020年預算接近于零

街上遇無癥狀者概率是多少?疾控中心專家:基本為0

鐘南山張文宏說好消息 鐘南山張文宏解讀無癥狀感染者

2020清明網上祭英烈留言簡短匯總 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想說的話

意大利疫情已到拐點 意大利疫情可能在2020年6月結束

上海教師入圍全球教師獎的是誰?唯一上榜中國女教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