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真的可以穿越時空嗎?真的有人穿越時空嗎?(2)

這樣的結果其實也等于宣告馬利特建造“時光機”的初衷無法實現(xiàn)。10歲那年,馬利特所深愛的父親死于突發(fā)性心臟病。喪父之痛令馬利特感到整個世界如同毀滅,他無法相信自己再也見不到父親,再也看不到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畫面。在年幼的馬利特看來,父親的死與他嚴重的吸煙酗酒的習慣有關。如果能夠回到過去提醒父親,這一切或許會改寫。
從此,馬利特開始了對時間的研究?苹眯≌f《時間機器》成了他的啟蒙讀物,書中主人公告訴他,“時間就是一種空間,我們能在其中來回穿梭,就像在空間中一樣”。馬利特也由此萌發(fā)了制造“時光機”的念頭。幾年后,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相繼問世,更令馬利特意識到,他的夢想并非毫無可能。
盡管自己所設想的“時光機”無法改變父親的命運,但馬利特說:“如果這個設備能成功,那么后人就能利用它阻止我曾經歷的悲劇發(fā)生,至少這點值得安慰。”
最簡單的“時光機”構想
在馬利特之前,很多科學家在“相對論”的啟發(fā)下已經提出過幾個“時光機”構想。1974年,美國新奧爾良杜蘭大學的物理學家弗蘭克·蒂普勒設想建造一個巨大的圓柱體并令其旋轉,它就可能將周圍的時空扭曲,出現(xiàn)很多進入過去的“時間入口”,你跳進去就會時光倒流。但根據(jù)他的計算,這個圓柱體重量至少要與太陽相當,又必須被裝在一個長96.5580公里、直徑64.3720公里的管子里。這顯然是無法實現(xiàn)的。
上世紀80年代,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理論物理學教授基普·S·索恩提出了著名的“蟲洞”理論——連接兩個時空地點的時光隧道,這兩個地點可能處于完全不同的宇宙,也可能是同一宇宙中的兩個地方,物質可以通過一個“蟲洞”的入口,迅速抵達另一處時空目的地。不過,在時空結構中制造出一個“蟲洞”,可能需要一顆恒星或相當于幾十顆原子彈的能量,甚至還需要掌控負能量,這也不是現(xiàn)代科技可以辦到的事情。
相較前人而言,馬利特的想法顯得簡單可行得多。2001年首先報道馬利特構想的美國《新科學家》雜志在評論中稱:“馬利特沒有發(fā)瘋,已知的物理學理論并沒有否定"時光旅行"的可能性。從理論上而言,穿梭時空并不是那么難。”
無法回避的“時間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