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什么時候燒紙?清明節(jié)幾點燒紙最合適
2019-03-28 10:39:33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清明為什么要燒紙錢
還有一點是,對窮人來說養(yǎng)活自己就很困難了,哪里還有多余的錢放到墓里?
所以從魏晉南北朝開始,逐漸就出現(xiàn)了用“紙”做陪葬品的習俗,而且不止民間,連上層階級都這樣。
比如《鼠璞》一書說的,南齊東昏侯蕭寶卷好事鬼神,曾經(jīng):剪紙為錢,以代束帛。
紙做的冥物比起錢幣實物來說也并不low,《冥報記》記載說:舊云鬼所用皆與人異,唯黃金及絹為得通用,然亦不如假者以黃色,涂大錫作金以紙為帛最為貴上。
黃金和絹都比不上涂大錫當做“帛”的紙。
“紙錢”也并不只是錢幣的樣子,有紙衣、紙褲、紙鞋、紙帽、紙牛紙房、紙人等等。“紙錢”也不一定是“燒”的,也可能用來撒、埋等。撒紙錢一般是在辦喪事、移棺材時,把紙錢灑在路、河川上,用來收買路上、河川的鬼神,避免他們刁難死者亡魂,俗稱“買路錢”。
至于為什么用“燒”,可能是受到了佛教影響。在印度人觀念里,火可以將祭品傳遞給鬼神,如婆羅門教中的火神阿耆尼,就有傳遞物品的能力。東漢以后,隨著佛教從印度傳人,佛教思想和古印度的社會習俗傳入中國。而通過“焚化”能從“現(xiàn)界”轉(zhuǎn)入“冥界”的觀念也被人們接受,用到了紙錢中,出現(xiàn)了“燒紙”。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