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何以為家講了什么?何以為家詳細(xì)劇情介紹
《何以為家》是國內(nèi)上映的時候改的名字,它的原名叫《迦百農(nóng)》。關(guān)于原片名的解釋,導(dǎo)演娜丁•拉巴基是這么解釋的:說在法文和英文中“迦百農(nóng)”是亂和不規(guī)則的意思。下面咱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何以為家的具體影片內(nèi)容。
影片一開始,就是一場法庭控訴,小男孩扎因起訴他的親生父母,因為——生下了他。
扎因,一個生活在臟亂差的平民窟的小男孩,從出生起,就沒有得到父母的關(guān)愛,甚至連他確切哪一天出生都不知道。
他每天都在為房東家工作,搬水送貨,換煤氣,賣果汁,不管他瘦弱的身體能否承受,反正他都得做。
因為除了他自己,家里還有7個弟弟妹妹,都靠他一個人照顧,比起父母,他才是真正的養(yǎng)家之人。
過小的承擔(dān)生活的重?fù)?dān),扎因有著超出年齡的成熟,對于很多事情也都看得清楚透徹。
一個清晨,他發(fā)現(xiàn)妹妹薩哈來了生理期。
扎因深知,對他們這樣家庭的女孩子來說,一旦生理期來了,就意味著可以嫁人了。
而這個嫁人,并不是喜事,而是被父母當(dāng)做商品賣掉,對方出于什么目的買回去,更是就讓人想想就害怕。
盡管扎因小心翼翼的隱瞞,最終還是逃不過父母的眼睛。
很快,房東帶著兒子阿薩德來找他們談價錢,為了談個好價錢,薩哈被媽媽打扮的花枝招展,最后用一只雞就換走了薩哈。
其實對于父母來說,他們并不覺得這對薩哈是壞事,就像他們在法庭上說的那樣:“替她找個好人家,讓她可以睡在床上。”
對于薩哈的丈夫阿薩德來說,這也是很正常的:“周圍很多女孩這個年齡都結(jié)婚了,我的繼母就是。”
他們這樣自然而然的說出來,反而讓我們這些看得人更加背脊發(fā)涼。這種看起來違背常理的現(xiàn)象,他們早就見怪不怪,習(xí)以為常了。
所以不是他們病了,是整個國家病了,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一代代傳承,他們沒想去糾正,也沒有能力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