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軍運會在哪里舉辦?武漢軍運會一共多少天
武漢軍運會場館建設還創(chuàng)造了軍運會場館“新標準”。根據國際軍體提出的“固化辦賽標準”要求,而現實標準少的難題,武漢軍運會執(zhí)委會“摸著石頭過河”,制定出一整套流程化、標準化的場館運行方案計劃。
據武漢軍運會執(zhí)委會副秘書長張東風介紹,軍運會場館建設和運行設計中,功能區(qū)如何分布,甚至標識標牌怎么擺放,都有具體操作規(guī)范。每個比賽場館都有厚厚一本本場館建設與運行圖紙,“這些技術體系既是武漢軍運籌備工作指南,也將為往后軍運會標準化操作提供參考”。
走進軍運村,30棟高低錯落的樓房呈扇面展開,粉墻黛瓦、彩繪門楣、院落天井等建筑群落,彰顯荊楚風格的傳統(tǒng)建筑特色。軍運會期間,上萬名運動員及代表團工作人員將在這個美麗的居民小區(qū)內居住、生活、訓練。
作為軍運會史上首次建設的軍運村,從一片荒地到建成入駐,工期僅兩年。中建三局軍運村項目經理章威說,他們在確保工程質量基礎上,以五天蓋一層樓的軍運速度,按期完成軍運村各項建設任務。
結合軍運會比賽需求,在有限投入、節(jié)儉辦賽基礎上,盡可能利用新科技、新材料、新理念,讓建筑更加現代感、人性化,成為本屆軍運會場館的一大亮點。
在武漢大學校園內新建的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是本屆軍運會的羽毛球比賽場館。羽毛球比賽對場館風速有著嚴格要求,為減少空氣流動,門窗密閉。坐在這座“孔雀藍”屋頂的全國最大的高校體育場館內,卻不會感覺悶熱。
這背后的奧秘,在建筑物的天窗上。相對于普通天窗,這座體育館采用最新的“智能天窗”。位于屋頂中央的230扇“智能天窗”與消防及新風系統(tǒng)配合使用,通過判斷室內外環(huán)境來調節(jié)自身的開關狀態(tài)。
下雨時,天窗會自動關閉,風速超過設定風速時也會自動關閉。天窗開啟后,可達到“自然煙囪效果”:即便沒有風,熱氣流上升也能促進室內空氣流動,使場館內的人感覺很舒適。大范圍采光的天窗,讓館內平時不需要燈光,就能滿足基本教學等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