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沈向洋離職 曾是微軟最高級別的中國人
11月14日凌晨消息,微軟公司宣布,該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沈向洋將于2020年初正式離職。隨后,微軟官方發(fā)言人披露具體的時間為2月1日。沈向洋目前是微軟最高級別的中國人,也是所有美國巨頭公司中職位最高的中國人。
沈向洋被認為是微軟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關鍵人物。2015年,他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們能盡享科技之便而察覺不到計算的過程”,“當我們只需通過聲音、手勢就可以跟周邊環(huán)境進行交互,計算也將變得無形。”
微軟官網顯示,沈向洋在微軟擔任的職務是人工智能(AI)及研究事業(yè)部負責人。他負責推動公司的整體AI戰(zhàn)略和前瞻性的研發(fā)工作和必應在內的以人工智能為重點的產品小組,還領導微軟研究院,負責該研究院與整個公司的工程團隊的整合。
從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獲得機器人技術博士學位后,1996年,沈向洋加入了微軟研究院,擔任研究員;1998年,他作為微軟中國研究院(后更名為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在北京工作了9年。2007年到2013年,他曾擔任副總裁,負責開發(fā)必應搜索產品。2013年后,沈向洋進入微軟核心管理層,主管技術和研究。2018年,他曾推動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分院的成立。
值得注意的是,沈向洋的離職意味著,自微軟首席執(zhí)行官Satya Nadella上任以來,微軟執(zhí)行副總裁級別的高管已全部更換一輪。Satya Nadella在公司郵件中稱,沈向洋將翻開職業(yè)生涯下一章,F(xiàn)任首席技術官Kevin Scott將接替沈向陽的職位,這一任命立即生效。
這一調整后,微軟官方稱,沈向洋將繼續(xù)擔任Satya Nadella和公司創(chuàng)始人Bill Gates的顧問。Satya Nadella贊揚了沈向洋給微軟帶來了深淵的影響,為未來創(chuàng)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過,在外界看來,這是美國公司核心高管離職時的慣常操作。目前,尚無沈向洋下一步的消息。
2016年,微軟將Cortana、必應和Ambien Computing and Robotics工程團隊與微軟研究院部分部門合并,成立了人工智能和研究集團,由沈向洋負責領導一個包括5000人的團隊。當時,微軟在人工智能探索的過程中,其聊天機器人在推特上發(fā)表了一系列種族主義、性別歧視的言論,急需通過一系列收購和調整,糾正研究的方向。
在接下來幾年中,微軟進行重組,將這個機構的許多技術轉移至不同產品團隊中。其以前的研究技術目前是商業(yè)產品部門的一部分,包括Cortana和Bing for Business(現(xiàn)在被稱為必應中的Microsoft Search)。
在微軟收購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上,沈向洋寫道,“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們每天都在努力為世界帶來最好的創(chuàng)新,將人工智能從實驗室推向主流。圍繞人工智能和研究,仍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和交付。我們才剛剛開始觸及它所能做的事情的表面,使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獲得更多的成就”。
事實上,沈向洋在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fā)表了200多篇論文,其中絕大部分與計算及圖形學和計算機視覺相關,他是交互式計算機視覺研究的開拓者和擁護者。近年來,他負責必應后,一直積極從事網絡搜索和數據挖掘研究。2017年,他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8年,他在英國當選皇家工程院院士。
對于接替者Kevin Scott,他曾是領英的工程和運營副總裁,因擴大了公司的計算機系統(tǒng)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而被外界稱為“拯救領英的工程師”。2017年1月,微軟收購領英后不久,其被任命為微軟的首席技術官。在此之前,他曾在移動廣告公司AdMob和谷歌等公司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