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 > 知識大全

國際油價暴跌近5% 國際油價暴跌原因是什么

2019-12-02 11:32:04來源:四海網綜合

  市場對OPEC會議預期轉向悲觀

  除了對伊拉克局勢的擔憂緩解,油價下跌很大程度上還與市場看淡即將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有關。

  12月5日,OPEC與非OPEC成員國將在維也納舉行聯(lián)合會議,商討相關產油國的下一步措施。之前有報道稱,OPEC及其盟友可能將限產延長至2020年年中,而目前的石油供應削減協(xié)議將持續(xù)到2020年3月。國際油價一度受到提振,不過最新情況又在發(fā)生一些變化。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原油高級分析師安紫薇表示,原油價格在美國感恩節(jié)假期后的交易日遭遇重挫,布油、美油跌幅均超過4%。安紫薇認為,市場情緒不穩(wěn)定一方面是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度令市場擔憂再生變數,恐慌情緒上升,另一方面是市場對OPEC+深化減產的預期修正。隨著OPEC年度會議時間的臨近,關于減產政策未來走向的消息也越來越多,真假難辨。

  “本周消息稱俄羅斯要求在OPEC+會議上重新調整石油產量配額,原因是其石油產量統(tǒng)計口徑中一直包含凝析油的統(tǒng)計,在此之前,俄羅斯也強調了在冬季減產的難度。俄羅斯的減產執(zhí)情況素來是‘口頭大于實際’,今年以來只有在發(fā)生原油氯污染的5-7月份達標,其他月份均處于超產的狀態(tài),因此俄羅斯對減產的消極表態(tài)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最引人關注的是沙特的態(tài)度轉變,最新消息稱沙特將不再通過自身超額減產去彌補伊拉克和俄羅斯等國的超產,不再為這些國家減產執(zhí)行率不達標買單。這一表態(tài)可以有兩方面的解讀,其一是沙特可能將不再超額減產,其二是沙特可能采取某些行動迫使其他成員國提高履約情況,但具體措施仍不明確。無論是哪一種解讀,都表明未來OPEC+深化減產的可能性不大。會議最終結果目前尚不可知,但我們認為OPEC+政策調整空間有限,維持現(xiàn)狀的可能性較大,難有超預期結果出現(xiàn)。” 安紫薇指出。

  據塔斯通訊社報道,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周五表示,他希望OPEC及其非OPEC盟友在接近4月時就是否延長石油減產協(xié)議做出決定。此外,俄羅斯計劃從OPEC的減產指標中排除凝析油產量,但還沒有做出最終決定。諾瓦克已經表態(tài),OPEC應該將凝析油的產量增幅從俄羅斯減產指標中去除,因該國新增加的凝析油產量主要是來自于新天然氣田,并不會用于出口,因此不應計算在減產行動內。

  同樣值得關注的還有美國的情況,受頁巖油技術推動,這個崛起中的能源大國正在給全球能源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美國能源署(EIA)2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份原油及石油出口量超過進口量8.9萬桶/日。這是自1949年有政府記錄以來,美國首次成為單月原油及石油產品凈出口國。EIA今年1月發(fā)布的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隨著美國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增加以及國內需求的減少,美國2020年將成為能源凈出口國。該機構還預計,未來十年內,美國原油產出將逐年遞增,刷新歷史記錄。直到2027年,美國原油產量的增長將趨于平穩(wěn)。得克薩斯州西部二疊紀盆地和新墨西哥州東南部頁巖儲量的激增是實現(xiàn)能源獨立的主要驅動力。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