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著名城中村拆除重建 十多年的舊改如何破題?
遲到的舊改
和每一次大規(guī)模拆遷一樣,造富神話是最能吸引眼球的。2018年12月28日,深圳市規(guī)劃國土委正式通過了《南山區(qū)沙河街道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單元規(guī)劃》。隨后,白石洲將誕生1878個億萬富翁的消息在網絡上傳得沸沸揚揚。
據當地一位已經簽約的村民透露,他家的拆遷面積在1200平方米左右,按照1:1.03的補償標準,拆遷后將得到15套回遷房,其中7套是公寓。
但像他這樣的“大戶”并不多。白石洲實業(yè)股份合作公司是此次舊改的申報主體,公司董事長池偉琪告訴《中國新聞周刊》,1878戶是本地村民的總數,當地家庭的平均物業(yè)面積在五六百平米,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以上的村民不會超過20%,一夜誕生上千個億萬富翁的說法并不能成立。
但拆遷之后的回報,顯然是足夠豐厚的。鏈家網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白石洲目前的二手房按樓梯房、電梯房區(qū)分,每平方米單價在65000~75000元之間,而周邊華僑城的房價則在10萬元左右。
突然而來的巨大財富令人羨慕。但是,對原住民來說,這一天等待了太久。“白石洲的歷史全是眼淚。”一位村民說。
土地,是所有問題的根源。
1959年,由于邊防需要,當時的佛山專區(qū)農墾局在沙河五村組建了沙河農場,后來農場劃歸深圳市管轄。1992年是至關重要的一年,為日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筆。這一年,深圳特區(qū)推行農村城市化,各村成立股份公司,農民變股民。但是,沙河五村的村民只得到城市戶口,其他政策一直未兌現。沙河五村變成了一個沒有成立股份公司、沒有確權村民宅基地、沒有返還集體經濟發(fā)展用地的邊緣體。
失去土地的農民不能種田,只能在宅基地上“種樓”。在村民們的記憶里,白石洲有過三次“種樓”高峰。第一次是上世紀80年代的拆瓦房,第二次是1992年前后拆祖宅,蓋起三四層的樓房。隨著租客越來越多,2000年前后村里的違建樓也越蓋越高。有時候上面來檢查,打掉兩三層,沒過多久村民又悄悄蓋上。
因為歷史欠賬,政府也只能默許村民靠“種樓”獲取房租收益的行為。但由于沒有形成自己的集體經濟,沙河五村的村民生活水平比臨近的大沖村,落后了一大截。2003年至2007年間,白石洲村民一直在上訪,從市里到省里,一直告到中央。村民的訴求是,要回屬于自己的土地。
隨著深圳的起飛,矗立在深南大道旁的白石洲,卻與深圳的形象越來越不符。白石洲一路之隔就是華僑城豪宅片區(qū),西接南山科技園,東連歡樂谷和世界之窗。與周邊的飛速發(fā)展相比,這里是被時間遺忘的角落。
2004年,白石洲傳出了舊改消息,但因為許多歷史問題懸而未決,舊改無法推進。2006年底,為了推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南山區(qū)委、區(qū)政府的支持下,以沙河五村2075位原村民為股東,成立了深圳市白石洲投資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代表村民的集體經濟利益。
2009年12月31日,沙河五村歷史遺留問題取得突破性進展,該片區(qū)14.69萬平方米工業(yè)用地中的8.16萬平方米劃歸南山區(qū)政府所有,用于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南山區(qū)決定,將相關土地及資產交由白石洲投資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和收益。
集體土地落袋為安之后,2014年7月,白石洲被批準列入深圳市當年城市更新單元計劃。2017年6月,深圳市規(guī)劃國土委南山管理局對沙河五村城市更新單元規(guī)劃草案進行公示。2018年底,該項目得到專項批復。至此,長達14年的白石洲城市更新計劃成為現實,“舊改航母”姍姍來遲。
“不要老是眼紅我們本地人,好多當年的辛酸苦辣外人并不清楚。”白石洲股份公司董事長池偉琪說。因為在過去幾十年一直與國有企業(yè)在土地上存在糾葛,代表村民利益的白石洲股份公司不想再與國企打交道。經過多次調研,他們最終選擇了在香港上市的地產公司綠景中國,后者在深圳市場有著多年的舊改經驗。
“白石洲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yè)項目,也不是為了舊改而舊改,它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綠景房地產深圳公司總經理胡衛(wèi)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按照協議,綠景地產必須在2020年12月底之前完成至少首期100%的簽約,才能最終成為白石洲項目的開發(fā)商。“舊改航母”能否順利靠岸,仍有待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