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冬至吃什么?南方人冬至食俗介紹
2019-12-21 09:02:42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冬至時節(jié),我國各地也都會有一些慶祝的習俗。關于冬至吃東西的風俗,不同的地方有所區(qū)別。不少人都知道北方冬至有吃餃子的習俗,那么南方冬至吃什么呢?
冬至南方吃什么
1、湯圓
大約從宋朝開始,中國人在元宵節(jié)吃湯圓。明清以后,江南人也有在冬至以湯圓祭祖、祭灶的。顧祿在《清嘉錄》(1830)卷十一里記載:“比戶磨粉為團,以糖肉豇豆沙,蘆菔絲為餡,為祀先祭灶之品,并以饋貽,名曰‘冬至團’”
2、燒臘
冬至這天,大多數(shù)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其中,燒臘就是廣東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準備一些臘肉臘腸吃一頓,以祈求來年能鴻運當頭。
3、甜丸
泉俗有“冬節(jié)不回家無祖”之說,故出門在外者,都會盡可能回家過節(jié)謁祖。冬節(jié)早晨,要煮甜丸湯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有的人家還于餐后留下幾粒米丸,粘于門上,稱“敬門神”。泉州人吃丸,稱元宵丸為“頭丸(圓)”,冬節(jié)為“尾丸(圓)”,這樣頭尾都圓,是意味著全家人整年從頭到尾一切圓滿。
4、九層糕
***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節(jié)“補冬”在***也成俗。冬節(jié)前日,晚飯過后,各家在廳堂搓圓。古例搓圓時禁忌口出不祥語。搓圓仔后要補冬,米糕是補品之一,甜米糕要加龍眼干肉,咸米糕有羊肉糕及紅米糕。補品還有雄番鴨、公雞、豬肚鱉燉八珍或十全大補。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angning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容可能未經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