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哈爾濱臨終關(guān)懷病房 給患者最后的溫暖
原標(biāo)題:記者探訪哈爾濱臨終關(guān)懷病房:生命最后階段的慰藉
四海網(wǎng)訊“這是我父親住了一周的賬單,一共492元。”16日,患者周勇(化名)的兒子小周向記者出示了賬單,周勇是一個癌癥患者,在與病魔抗?fàn)幜肆旰,生命還是走到了最后一段路程。
惡性腫瘤之所以可怕,除了它靠近死亡,還有無盡的痛苦和無底的醫(yī)藥費,這492元的賬單足以讓他們安心,也讓病人少去了放棄治療的擔(dān)心。16日,記者探訪了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撫順社區(qū)醫(yī)療服務(wù)中心,該服務(wù)中心的安寧病房已經(jīng)有10年了,已經(jīng)有992名患者在這里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這里的醫(yī)護人員,給予這些患者生命最后的溫暖,讓他們在最后的時光里得到安寧與慰藉,最終得以微笑。
患者家屬感念最后一段路有你們真好
“老爸這最后一段,能有你們真好啊!”小周對正在給父親換藥的護士長管玉芝說。
2013年,時年68歲的老周被查出了惡性腫瘤,此后也就走上了抗癌道路。病情時好時壞,藥一直在吃,各種治療也都在做。“錢真是沒少花啊,還是走到了這一步。”小周說。
“在社區(qū)醫(yī)院的安寧病房的確很安靜,一共十個病房,每個病房只有一名患者,家屬可以陪護,每天的費用都很低。醫(yī)生們每天早晨不到八點就來檢查,護士也隨叫隨到,剪指甲、插尿管、用藥止疼,讓病人可以安靜地走完最后一步。他們的確沒有能力治好癌癥,但是他們讓癌癥患者可以安靜地、有尊嚴(yán)地走完最后這一段。最近我父親一直很安靜,因為他的疼痛隨時可以緩解,不再擔(dān)心會因為經(jīng)濟情況不允許而中止治療,這也就是我們期待的。”小周說。
“我們對待每一個患者都是這樣的,雖然我們只是路人,但我們是陪他們走過最后一段路的人。”管護士長說,不久前有一個患者,家人一直瞞著他,直到老人臨終的時候,拉著手對她說:“謝謝,我今天可能就要走了,謝謝你這么久和他們一起瞞著我。”管護士長說:“當(dāng)天那個老人真的去世了,我也感到很難過,就好像他并不是患者,真的就是剛認(rèn)識不久的朋友一樣。在這里曾經(jīng)有一個小男孩,在安寧病房走過最后一段,當(dāng)時大家每天都去看他,惦記他的病情,又不敢總?cè)タ矗驗槊靠此淮味家茈y過,有的護士還會哭一次。”
為患者約想見的人幫著提前過生日過年
如何讓患者做到安寧?醫(yī)生說,除了安靜和低價的醫(yī)藥費以外,還有就是盡可能去幫助患者完成他們的心愿。在安寧病房成立的10年里,醫(yī)護們完成了上百個愿望。在臨終的安慰中,讓曾經(jīng)的種種被原諒,讓未盡的心愿被滿足,讓患者走進寒冷之前,感到被惦記、被深愛的溫暖。
孫玉卓醫(yī)生介紹說,在前不久有一個女子,因為惡性腫瘤而生命垂危。她因為多年前的錯誤,和前夫離婚了,女兒也沒來看望她。在彌留之際,她就一直念叨著這兩個人,想再看一看他們,但是沒有如愿。醫(yī)生們多次打通女子前夫的電話,一次又一次地勸說,請他能幫助她,在她最后的時間,能看一看自己從前的幸福。“我們成功了,在她的最后時刻,一手拉著前夫,一手拉著女兒,離去的時候都是微笑的。”孫醫(yī)生說。
幾個月前,一位60多歲的男子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年輕的時候拋棄了妻子和兒子,到最后一刻也無法得到原諒。他自己孤零零地躺在病房里,一遍又一遍地給醫(yī)生講自己以前的故事。醫(yī)生們聯(lián)系到了他的兒子,勸他能最后來看一看他的父親,讓他能說出壓在心頭好久的那句“對不起”,當(dāng)愿望實現(xiàn)的時候,這個男人走得很坦然。
“在這個時候,人最樸實的愿望就會展現(xiàn)出來,不會是錢,也不會是物,只是想見某個人,或是想吃某樣?xùn)|西,或是撐到某個特殊的日子。而我們,就會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我們努力幫患者約到想見的人,會給患者提前過生日,提前過年,盡量讓他們沒有遺憾。”醫(yī)生侯萬清說。
送走了992個“朋友”
要為患者畫“最后的葉子”
“你今天的狀態(tài)不錯,用上這個藥,就不會再疼了。”該服務(wù)中心主任劉璐對患者韓老先生說。老人很配合護士打針,看著輸液瓶里流下的藥,他昏昏睡去。劉主任對記者說,這位老先生各器官都已經(jīng)衰竭了,他的生命就在這兩天了,而自己這樣說,就是在給他們希望,人只有在滿懷希望地離世時,才是微笑的。
“從2009年至今,安寧病房已經(jīng)成立10年了,在這里我們送走992個‘朋友’了,他們其中最大的104歲,最小的才6歲。”劉主任說,她有一個印象很深、叫做最后一片葉子的故事:一個病人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樹木,他想:等葉子掉光的時候,我就會死了。但是那片葉子一直沒有掉落,病人也一直活了下去。原來,是他的朋友將最后一片葉子畫在了那里,他每天看著這片不落的葉子,生命也便和葉子一樣頑強。“我們也想做故事里的朋友,給他們信心與希望,哪怕是一天也好。”
“沒有人能躲過生死,而我覺得我們這些安寧病房的醫(yī)護,就像站在生命終點的擺渡人,我們扶他們走過人生的最后一段,讓他們能感到溫暖,也讓他們在走過這一段的時候滿懷信心。”劉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