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神仙打架大會 耀眼成績背后是不斷努力的身影
圍觀清華神仙打架大會!11月14日,2019年清華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答辯舉行,15位學霸、學術大神、社工達人、文藝活躍分子和星級志愿者等優(yōu)秀大學生走上講臺,展示大學生活,爭奪清華本科生最高榮譽。被譽為“神仙打架”,成績那是相當耀眼。學霸語錄頻出。“雖然我的高考分數不好,但我會努力地學習”。
但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成功逆襲”,每一位“神仙”“學霸”的身后,都有一個努力的身影。
讓我們來看看“神仙打架”的六大精彩瞬間——
01
本科生在《科學》發(fā)文
清華生命學院葛霄飛,前三年推研成績年級第五,其中大一下、大二下和大三所有文化課程均是A/A-。在高二保送清華后,葛霄飛就開始在科研大牛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從事多囊腎病研究。大二上學期,她以合作者身份將通道蛋白開閉機理解釋的成果發(fā)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此基礎上,她的團隊首先獲得了多囊腎病關鍵的復合物結構,成果發(fā)表在《Science》雜志上。
學業(yè)繁忙,她經常三四點才睡覺,但她風趣地說:“我曾是散打隊員,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其實,葛霄飛的成績并非一路順風順水,大一時,在“答疑坊”的志愿者們幫助下,高中數學基礎薄弱的她將微積分(1)的C+,提升到微積分(2)的A。于是她在大二時也加入答疑坊。在紅會支教部,她組織二十余次支試講,累計獻血超過一升;此外葛霄飛還擔任本科生課程咨詢委員會副主席,共參與了七個提案。
02
學霸玩轉紀錄片
新聞學院的黃一洋,前三年推研成績年級第二,在14門專業(yè)必修課中12門獲4.0的成績。
為了新聞學院的學術氛圍,他萌生了組建學生科協的想法,作為學院首屆學生科協主席,與小伙伴們一起開創(chuàng)了一套全新的組織架構和工作制度,圍繞新聞傳播實務與學術研究相結合的話題,舉辦了多場如非虛構寫作、文獻綜述、選題指導等的學術交流講座,邀請業(yè)界大咖與學院老師對談,調動大家學術探索熱情。
他曾創(chuàng)作多部紀錄短片,作品入選第二屆西湖青年紀錄片論壇展映研討單元,獲得CineCina紐約華語電影節(jié)新人單元最佳紀錄短片、第十三屆大乘杯全國大學生影視作品大賽北方組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