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冬季紅薯怎么保存不會爛窖?紅薯保存方法有哪些?

2018-10-08 16:18:34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29.jpg

  紅薯爛窖原因:

  冷害是指薯塊長期處于9℃以下低溫,新陳代謝活動受到破壞。一般在窖溫8℃至9℃下10天,或窖溫5℃至6℃下6天,或窖溫2℃至3℃下3天,均易產(chǎn)生冷害;凍害,溫度下降到-1.3℃至2℃時,就易產(chǎn)生凍害,受凍害或冷害后,易引起病菌侵入,造成大量爛窖;濕害,貯藏初期氣溫較高,薯體呼吸旺盛,薯堆內(nèi)水汽上升,遇冷時凝結(jié)成水珠,受濕害易使薯體腐爛,病害,貯藏期造成爛窖的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軟腐病、干腐病和線蟲病4種。

  防治紅薯爛窖的綜合措施:

  紅薯收獲應掌握在當?shù)匮骄鶜鉁亟抵?4℃至15℃時為宜,一般在11月上旬立冬前后收獲,搶晴天收挖。在操作時,要注意精收細運,盡量防止挖傷、擦傷、撞傷。進窖前,刮去窖壁舊土,用石灰漿涂抹處理。窖底鏟除陳土15厘米厚,清除陳土后,撒上層石灰,用硫磺熏窖。每立方米用硫磺50克,點燃后封閉窖口熏1至2天,再打開通氣孔。窖內(nèi)噴灑1%硫酸銅溶液或甲醛50倍液,也可用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密閉熏蒸。

  紅薯進窖后,切忌封窖過早,注意通風散熱,防止燒窖,保持15℃至20℃的溫度和90%的相對濕度。冬至以后,寒潮頻繁,氣溫較低,應注意保溫防寒,使窖內(nèi)堆溫保持12℃至13℃左右為宜。立春后,天氣時冷時熱,氣溫變化無常,而此時紅薯開始萌動,抗性減弱,容易腐爛,因此,天氣轉(zhuǎn)暖時應及時通風降溫。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wyh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guān)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