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網(wǎng)首頁
當前位置:四海網(wǎng) > 知識大全

立冬和冬至一樣嗎?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qū)別

2019-11-02 23:19:51來源:四海網(wǎng)綜合

  現(xiàn)在溫度也是越來越低,天氣逐漸變冷,漸漸地感受到了一絲絲的寒意,每人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馬上就要立冬了,不少人對立冬和冬至特別清楚,有的人甚至還分不清楚,今天就為大家講解立冬和冬至一樣嗎?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qū)別?

81ca5d93c936c5c63f4de20606745b56.jpg

       立冬和冬至有什么區(qū)別不同?

  1.意思不同: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并開始進入數(shù)九寒天。

  2.日期不同: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歷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歷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3.氣候不同:

  從氣候上說,立冬在古代對于中國來說,是進入冬季的標志。而冬至表明冬天最冷的時候來到,冬至日也是數(shù)九寒天的第一天。從傳統(tǒng)文化上來說,立冬的地位沒有冬至高,而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冬至表明陰氣最重,但也表明陽氣開始生了,就象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冬至也是中國傳統(tǒng)歷法中歷算的起始日(這跟新年的起始不一樣)。

  古時把節(jié)氣稱“氣”,每月有兩個氣:前一個氣叫“節(jié)氣”,后一個氣叫“中氣”。二十四節(jié)氣按月分布情況如下表,它又同農(nóng)歷閏月的安排有著密切的關系。在農(nóng)歷中,以立春為二十四個節(jié)氣的頭一個節(jié)氣。二十四個節(jié)氣的名稱,是隨著斗綱所指的地方并結合當時的自然氣候與景觀命名而來的。

  所謂斗綱,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杓三顆星隨著天體的運行,斗綱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如正月為寅,黃昏時杓是指寅,半夜衡指寅,白天魁是指寅;二月為卯,黃昏時杓是指卯,半夜衡是指卯,白天魁是指卯,其余的月份類推。

  4.天文位置不同

  在天文上,冬至是太陽到達黃經(jīng)270度,立冬是太陽到達黃經(jīng)225度。冬至這天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冬至的第二天就將向北移。而立冬這天,太陽的直射點還在一天天南移。

* 聲明:本文由四海網(wǎng)用戶sunlu原創(chuàng)/整理/投稿本文,知識大全欄目刊載此文僅為傳遞更多信息,幫助用戶獲取更多知識之目的,內(nèi)容僅供參考學習,部分文圖內(nèi)容可能未經(jīng)嚴格審查,歡迎批評指正。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