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市值暴漲560億 凌晨2點排隊茅臺香奈兒秒光
消費者更看重綜合性價比
每日經(jīng)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發(fā)現(xiàn),Costco大部分商品都是超大量販式家庭裝,相對于其天貓旗艦店和其他線上渠道,Costco上海店確有價格優(yōu)勢。其自有品牌Kirkland的無鹽綜合堅果1130g裝售價129.9元,而同樣的商品在其天貓官方旗艦店售價189元。一包453.6g的Doritos奶酪玉米片售價35元左右,而在淘寶上同樣的產(chǎn)品平均在40元以上。一個99元的草莓撻“體型”不小。
這些商品也許有點體量過大,但對消費者來說,這些物“大”價廉的商品十分實用。
在零售界,低SKU、低商品毛利率、會員費盈利制是Costco的標簽,將成本控制到最低后通過精選商品引流會員是Costco的商業(yè)模式,為增加用戶黏性,Costco創(chuàng)設了自有品牌Kirkland Signature并在美國本土做到了叫好又叫座。有聲音將Costco成為巨頭的原因歸結為薄利多銷,但記者現(xiàn)場采訪的Costco會員表示,他們更看重的并不是價格的低廉,而是商品綜合的性價比。
排隊等待烤雞的人群
朱女士和文女士購買的日用品總價在4000元-6000元間,對于逛一次超市來說,這個花費稱不上便宜,“我就是覺得它們的東西比較好,退換方便,有保證。”朱女士告訴記者。文女士和其丈夫表示知道Costco是因為近期的廣告,這次來覺得“東西還是蠻好,就是人太多了”。
對于Costco來說,一貫以中等收入群體為精準客戶群,“人太多了”的抱怨或許在未來不久就會消散,但如何保持議價能力的絕對優(yōu)勢、供應鏈和倉儲的低成本、本土消費者對于會員制是否適應,才是Costco的挑戰(zhàn)。